现在位置 >首页 > 佛理故事
0℃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
阅读全文

Wopus问答

0℃
日本高僧道元禅师从中国学禅回来时,有人问他修到了什么。 禅师说:“別无所获,只修得一顆柔软心。” 禅悟:柔软心,即是忍辱之心,禅者非柔软心不修。在我们的心中,总有一种坚硬的東西,这坚硬的东西即是我慢(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心,是“我”在其中支撑着的。外界一旦触及了它,一定会爆发起来,似乎它就是最伟大的东西。然而,从禅的角度讲,我们必须修柔软心,没有柔软心,就不能到达正道。 从学知识的方面来说,柔软心还是不耻下问,虛心坦怀,四方求教。
阅读全文
0℃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②盐。既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④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⑤。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⑥,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注释: ①这是《百喻经》的第一个故事。实际上这是一个聪明人,只是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显得蠢笨。经文的本旨是在于外道修持中过分强调“断食”而带来的弊端,而在现实社会中,这种超过适度的教训实在太多...
阅读全文
0℃
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
阅读全文
0℃
从前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庙门口里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终于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 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非常生气,他...
阅读全文
0℃
寺院门外的山道旁,来了一位施茶的男子,还搭起一个非常别致的小凉棚。寺院的住持方丈有无法师抱着感激之情前来慰问,他问那个中年男子:“请问施主,您为何前来施茶?” “为了还愿,”中年男子谦和礼貌地说,“回顾前二十年,我投身商海,敛财聚金、贪得无厌,主要是从红尘中摄取;展望后二十年,我打算走近佛门,路边施茶,回馈众生。” 有无方丈非常感动,禀手念佛,连声夸道:“若能施茶二十年,德比山高、行比路长,施主方能成佛也。” 转眼就是十年。这一天,施茶的男子步入佛门,拜见老方丈。他带来一卷厚厚的题...
阅读全文
×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