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感悟人生>正文
【佛理故事】—生死与饥饱
2011年11月06日 感悟人生 暂无评论

大饥荒的年代,有一个孩子饿得实在不行了,母亲告诉他,家里还有一些吃的,准备在最饿的时候吃,就在房梁上挂着的那个篮子里,孩子天天看,天天看,天天盼,天天磨母亲。

每次母亲都告诉他,现在还不到吃的时候,孩子就接着盼,盼啊盼啊,终于有一天,孩子实在饿得不行了,磨母亲,母亲也被磨到极限,崩溃了,就把篮子拿下来,指着空空的篮子跟孩子说,家里其实早就没有粮食了。

这个孩子当时就死了。

这个孩子不是饿死的,是希望破灭而死的,在佛法里给这个状态定义,是以心来定义的,当这个孩子认为还有粮食的时候,他的全部心念就在那个篮子里,正是这个内心的力量支撑着他战胜了肉体的饥饿,到最后,饥饿一定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体的极限,否则母亲也不会轻易放弃。

一旦内心放弃了,人的肉体也就完了。

我出家前在医院做医生,接触的一个病人被误诊为癌症,随后茶饭不思,短短几个月时间,原来的彪形大汉变得枯瘦如柴,后来医生告诉他是误诊,家人把饭送过来,他竟然能够一跃而起,一口气吃掉一只烧鸡。

出家前看到和听到寺院里在祈求世界和平,还有高僧在荒无人烟的山上作法,祈祷人类的福祉,我就常常怀疑的想,这样有用吗?世界和平、人类的福祉靠的是政治平衡,靠的是经济发展,靠的是文化、教育的普及等等,靠的是有人在四处奔波,在人群中协调,靠的是有人去实际去做。

现在,我完全相信,我们本身,以及这个世界的起伏来源于我们的内心的起伏,人的内心是一个无限的、从未被我们深刻探索过的世界。

从那个被饿死的孩子身上,我获得了一个启示,既然,心力消失可以导致肉体走上绝路,那么同样,让心的力量通过训练,不断地强大,不断地增长,岂不是可以创造奇迹,乃至超越我们的现实肉体经验。

我理解心力就是坚持,是持之以恒去做一件事情,不退心,不懈怠。这个,确实是不容易的,做几次还行,一辈子干下来,那可不是玩的。

出家学法,有的是法,关键要靠心力。

我甚至还想,所谓的希求心、依师都跟心力有关系,就是做,就是行,行不起来,就没戏,行起来,就有机会。我的毛病就是说的好,做的差,要痛改。

坐禅是出家人的专业,靠心力,在家人也一样,没有心力,日常生活中的修持也行不起来,孩子淘气了,忍不忍得住,要靠心力去忍;家庭矛盾要爆发了,忍不忍得住,要靠心力控制自己,不起烦恼;学佛和家庭琐事发生冲突了,要靠心力往佛法上缘,不往五欲上跑;经济上吃亏了,能不能做到拱手相送,与人方便,也要靠心力把自己的贪欲生生遏止。

心力,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从身体和内心的极限中体验和锻炼,一件事情,自觉做到极限了,肉体上的精神上的,比如,有的法师常年承担,不知疲倦地,应该就是心力;有的法师持戒严谨,应该就是心力,有的就是不起烦恼,应该也是心力。

对初学者而言,事情实在忍不下来,再忍一把,就是心力提高的体现,盘这两条老腿疼的不行了,再忍一分钟,就是心力;每天早起,少睡一会儿,就是心力;这件事情实在不想干了,再咬牙干下去,就是心力;这件事情实在放不下,心一横,放下了,就是心力。总之,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呗。

就是“我”的毛病和习气支持我要干的,不去干,佛法上的修行事,再难都去干。

俗话讲,就是战胜自己。

前苏联有个跳高运动员布勃卡,保持了多年的世界冠军,他讲他的胜利是思想的胜利,而不是肉体的胜利,小时候听不懂,现在想,应该是对佛门里讲的心力的一种体会和解释吧。

我相信,心力是可以战胜肉体的。是可以从中获得超越以往经验的体验和感应的。

慢慢地,深入的学习、行持。

应该会越来越有乐趣。

Wopus问答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


×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