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美军舰击落伊朗客机
1988年7月3日,美国“温森斯”号巡洋舰,用导弹击落了一架飞临霍尔木兹海峡上空的伊朗航空公司的A300型大型客机,造成290名乘客机组全体人员遇难的惨案。
海湾烟云越来越浓,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朗逐步占了下风,而美国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制造任何借口的机会。
1988年7月3日,在伊朗阿巴斯港机场,标号为A—300,编号为655的伊朗客机,已载着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由辅助跑道平缓地滑向主跑道上的起飞线。机上除了少数外国人之外,乘客大多是伊朗人。他们将直飞海峡对面的迪拜机场。整条航线的全程为:德黑兰——阿巴斯港——迪拜。
这时,美舰“温森斯”号正在霍尔木兹海峡一带执行任务。
当地时间10点10分,“温森斯”号军舰上的1架直升飞机起飞不久,突然遭到炮击。紧接着,4艘伊朗炮艇以飞快的速度朝“温森斯”号冲来,摆出一副决斗的架式。两艘美国军舰立即作出反应,用火炮击沉两艘伊朗炮艇,击伤一艘。
10点47分,“温森斯”号上的荧光屏出现了一个亮而短的光线,这是一架似乎从阿巴斯起飞的机影映现的。从各种情况判断,这架飞机是伊朗空军的F—14战斗机。
但阿巴斯是一个军民两用的机场,机影也存在着是民间飞机的可能性。为了证实这一点,必须依靠民间飞行的飞行指南。而价值高达几亿美元的尖端设备却对判明情况不起什么作用。有关负责人匆匆翻开了航行指南,查阅类似的定期航班。但出现的机影比规定时间晚17分钟,于是便认为是别的飞机。
舰长又指示用敌我识别装置进行核实。第一装置接受到民用和军用双方的信号。在第二装置,来自不明飞机的信号是民用飞机使用的传输模3。但同时,还有军用飞机使用的传输模2的回答。经分析,据说同布署在旁边的伊朗F—14飞机一样。
飞机正向西南方向飞去,对着“温森斯”号的方向。从发现机影仅用了2分钟,于10点49分,“温森斯”号就向该机发出了警告。该舰3次用紧急民用频率,4次用军用遇难频率,前后发出7次警告电报。
为“宇宙盾”护航的驱逐舰“塞蒂斯”号也发了5次电报。但不明飞机既不通报名字,也不答复改变航线的要求。
罗杰斯舰长决定请示上级,便同中东联合机动舰队司令安索尼少将通了话。从前一年的“斯塔克”号事件以后,根据新的作战准则,敌机在靠近30公里以内时,舰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相机行事。但当飞机接近这个范围时,谨慎的罗杰斯舰长又一次请示上级,安索尼少将批准其发射。
10点52分,飞机到达30公里的线内,舰长认定“可能是敌机”,于是便下令“宇宙盾系统”作好发射准备。
2枚“标准Ⅱ型”舰对空导弹被装上了发射台。电子计算机继而调整着导弹诸元。导弹本来是可以自动发射的,但为了等待不明飞机在最后关头退避,决定用手动发射。
“温森斯”号用军用和民用两个频率又第2次发出警告。但飞机仍没有答复,而且从3000米的高度开始下降并快速向“温森斯”号飞来。这立即被认为是一种俯冲的征候。F—14机如果俯冲下来,对“温森斯”号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罗杰斯舰长想起1983年在黎巴嫩发生的海军陆战队兵营爆炸事件,担心对方会采取拼命的战术。
随着对方飞机的接近,“温森斯”号舰可供采取手段的范围越来越窄。因为“标准Ⅱ型”导弹在10公里以内是无法使用的。如果对方进入10公里以内,到头来,只能使用那2门只在1500米范围内有效的法兰克斯20毫米机关枪。舰长需要保护舰只,是尽快发射导弹?还是等到最后一瞬,只靠那两门法兰克斯机枪?罗杰斯犹豫起来。
10点55分,飞机已接近15公里处,舰长命令发射导弹。
共发射了2枚导弹,导弹至少击中了1架,荧光屏上的机影和航迹立时消逝,宇宙盾系统显示目标坠落。
据一些目击者后来说:“当时在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普什姆岛东南海域,漂浮的尸体、行李衣物以及飞机残骸碎片,足有三、四英里长。”几小时后,伊朗的营救直升机拖着照明灯,把飞机坠毁的海域照得通明。海面上漂浮着数不清的尸体,其状之惨目不忍睹。经过几小时的奋战,伊朗蛙人从大海中打捞出150具尸体,其中包括38名印度、巴基斯坦、阿联酋和南斯拉夫等外国人。
伊朗客机在霍尔木兹海峡上空被美舰击落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惊和广泛关注。
伊朗纪念被美军舰击落客机遇难的290名同胞
德黑兰(注:2002年)7月3日电伊朗3日纪念1987年被美国军舰击落的一架伊朗客机上的290名遇难同胞。
约500名死难者的家属乘船从伊朗南部的阿巴斯港出发到达空难海域,他们把鲜花撒到大海里,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1988年7月3日,一架伊朗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A300被美国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击落,客机上的乘客全部遇难。
美国五角大楼当时的调查结论是,美国军舰上的电脑将这架客机误当成了一架伊朗战机。伊朗对这一解释一直表示不满。1996年双方达成赔偿协议,1999年伊朗宣布已收到全部1.3亿美元的赔款。
最冤枉的绝不是伊朗人,因为不管如何,美国和伊朗最后还是达成了协议,美国也付了1.3亿美元的赔款;可美国人撞掉了我们的飞机,又入侵我们的领空,还降落在我们空军的军用机场上,美国人又赔了多少钱给中国?又赔了多少钱给遇难的飞行员王伟?我国政府除了一如既往的口头“强烈”抗议以外,又采取了什么实质性的措施呢?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伊朗A300客机被美军舰击落
1988年7月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地时间上午10时47分,伊朗民航公司的655次航班从阿巴斯港机场起飞,准备飞往阿联酋的迪拜机场。这架民航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的A300(如左图所示),飞机上除了16名机组人员外,还有274名乘客。当地时间上午10时55分,A300正飞行在海湾南部地区上空,其航线正好与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导弹巡弹舰的航线相交叉。就在此时,悲剧发生了,在伊朗客机距“文森斯”号约14公里时,“文森斯”号突然发射两枚“标准”防空导弹,其中一枚直接命中A300,客机随即起火,坠落于大海之中,机上290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其中还包括六十几名12岁以下的儿童。消息一经传开,举世皆惊。
事故发生以后,据伊朗通讯社报道,这架载有290人的A300民航客机是被美国海军有意击落的,绝非误击。同时,伊朗外交部亦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这一野蛮行径。而美国的解释则是“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把这架A300民航客机“误认为怀有敌意”的伊朗F-14战斗机(如右图所示),因此发射导弹击落。美国当时的总统里根的说法是,在“文森斯”号再三向这架民航机发出警告而未见效时,才奉命向它开火的。此外,美国防部官员还有其他种种解释。
然而,我们知道,A300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大型宽体客机,装两台涡扇发动机,F-14则是一种变后掠翼的多用途战斗机,也装有两台涡扇发动机。从外形和体积上来说,A300翼展44.84米,机长54.08米,机高16.62米,而F-14最大翼展19.45米,机长19.1米,机高4.88米,二者的大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A300与F-14相比是一个庞然大物,不可能弄错。再从速度上来说,A300虽然是喷气式客机,但其飞行速度最大在639千米/小时左右,而F-14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其最大平飞速度可达2490千米/小时。因此,对于拥有最先进的雷达和电子探测设备的美国现代化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来说,“误认为”的说法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那么,美国是否故意击落A300的呢?我们知道,当时正处于两伊战争期间,海外的局势异常紧张。美军于1987年7月决定派军舰去海湾护航后,多次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军事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导弹击中美国油轮和挂美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多嫂,美军则随后进行报复,击沉伊登陆舰一艘、采油平台两座。1988年4月,美一艘护卫舰触雷,造成19名官兵受伤,美舰随即摧毁伊朗两座采油平台、击沉击伤军舰6艘。因此袭击客机事发子前,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另有消息说,在客机被击落前,美海湾部队曾得到情报称,伊空军F-14战斗机正在海湾地区加强活动,可能要对美军采取行动。由此看来,美国虽然不是存心故意,但也不能说是完全无意。
然而,不管事实真相如何,有意还是误伤,美国击落民航客机,造成290名无辜者丧命的责任是推托不了的,理当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
美军舰击落伊朗客机
1983年9月1日南朝鲜一架747大型客机被苏联军用飞机击落,酿成骇人听闻的大空难。事隔5年1988年7月3日,美国海军巡洋舰“文森斯号”在波斯湾荷姆兹海峡附近,用导弹将一架伊朗航空公司的A—300“空中客车”击落,机上290名乘客和乘务人员全部丧生,酿成有一次大空难悲剧。
事后,美国国防部表示:当时,美国巡洋舰“文森斯号”和巡防舰“蒙哥马利号”正在波斯湾荷姆兹海峡同伊朗巡逻舰交战,这架伊朗客机在飞往杜拜途中偏离航线6~8公里,朝“文森斯号”巡洋舰飞来,并且飞行高度陡降,速度增加,“文森斯号” 巡洋舰向此机用军用及民用频道发出至少6次警告,未获回音,误认为是伊朗的F —14战斗机来袭,因此发射了1枚海对空神盾导弹将它击落。美国总统里根也坚持“文森斯号” 巡洋舰击落客机是适当防卫,并非蓄意攻击,但表示美国应对机上290名乘客和乘务员的遇害负责。
7月4日,伊朗发表声明,驳斥了这一说法,A—300型客机的长度是F—14的三倍,翼展宽度超过6倍,其飞行速度不超过640公里,远低于F—14的速度,并且当时客机飞行高度并不高,可以用肉眼分辨。因此要追究美军的责任并赔偿损失,以及从波斯湾撤军。
导弹击落的客机
1988年7月3日,伊朗航空公司655号班机,一架空中客车A300,从伊朗阿巴斯港起飞,前往迪拜。
随后,美国海军的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非法闯入伊朗海域,并在雷达屏幕上检测到这架民航客机。美军用民航客机无法监听的军用频率向这架空中客车发出了警告,当然不会得到任何回应。
于是,美军用其自以为先进的“飞机身份识别系统IFF”去确认这架客机的身份。IFF锁定了雷达屏幕外停在伊朗机场的一架F14战斗机,并向美军报告这架是F14战斗机。
美军舰长吓破了胆,担心自己的军舰会被俯冲攻击,他下令向该“F14战斗机”发射导弹。
美军舰发射两枚SM-2MR地对空导弹,都击中了655号班机。开火后,文森斯号舰员非常兴奋,舰长更是为保全了自己的军舰不受危险而振奋。
当他们看到漂浮的尸体和客机残骸才发现,事实与此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事后,军事法庭判美军舰长无罪,而且还因其谨慎的行为被授予了勋章。文森斯号返回美国时更受到了英雄式的欢迎。
美国政府表示遗憾,但拒绝道歉和承担责任。老布什在事发后的8月2日说:“我绝不会为美国道歉,永远都不会!我不管美国干了什么,我不理会什么事件真相!”
1996年2月22日,为了让伊朗政府撤销在国际法院对美国的诉讼,美国支付伊朗6180万美元和解。但美国声明,这是“特惠金”,美国在这个事件中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与同年的洛克比空难进行对比。
泛美航空103航班1988年12月21日从伦敦起飞前往纽约。因为一个利比亚人装有爆炸品的手提箱,飞机在苏格兰边境小镇洛克比上空爆炸,270人罹难。
这名利比亚人被判被判终生监禁,利比亚被美国认定为恐怖主义国家,联合国对其进行15年的全面制裁,对利比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直到2002年10月,利比亚政府向美国赔偿27亿元,并正式对袭击承认责任,才解除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