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影
片名:《极限救援》
时间:2007年
类型:电视电影
地区:中国大陆
制作:北京力尊天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制作人员
编剧:朱可欣
导演:孔笙
演员名单
李晨 饰 刘武
谢圆 饰 向西行
齐奎 饰 叶大路
国歌 饰杨晓晓
苗芳 饰 小赵
齐琪 饰 小于
李茹 饰 小杜
田雨涵 饰 豆豆
钟熙 饰杜小丽
王波 饰 方主任
杨丽萍 饰 叶岚
任帅 饰 冯政委
赵达 饰 交督
吕冬梅 饰 祖母
高桂杰 饰 病友---吴姐
赵子煜 饰 记者小张
李克伟 饰 刘文
王永泉 饰 三轮车主
杨莉 饰 市场摊贩
刘红星 饰 司机
闫杨 饰 女司机
任庆武 饰 老出租司机
李静波 饰 黄毛
于云风 饰 黄毛母
相关内容
juzhao1该剧由北京力尊天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主创阵容强大,制作班底大多为热播剧《闯关东》的原班人马。本片编剧朱可欣曾创作影视剧数十部,导演是《闯关东》、《前门楼子九丈九》的导演孔笙。本片由《士兵突击》中吴哲的扮演者李晨主演,在《闯关东》中扮演老三传杰的齐奎、土匪镇三江的演员任帅也在本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本片场面宏大,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包括三维动画、大量的航拍等。所有内外场景均在哈市取景拍摄。其中交通广播电台直播间的取景是选用了FM92.5哈尔滨交通广播的直播间进行拍摄。
本片已经于2008年7月22日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播出,年底前进入全国各大城市的数字院线。收视率高达3.23%,收视人数近4千万。
本片在2008年11月22日晚间、2009年7月14日晚间、2009年11月24日晚7点40、2011年6月6日晚、2011年8月24日晚先后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重播
2009演员李晨和《极限救援》第37届国际艾美奖提名,角逐最佳男主角及电视电影两大奖。
所获奖项
2008年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主演李晨获得本届上海电影节“最具潜力新人奖”
2009年第9届电影频道数字电影百合奖 剧情类 观众最喜爱电视电影奖
故事原型
《极限救援》取材于2005年感动哈尔滨人物事件——2005年高考期间,因突降大雨影响交通,许多考生受阻于途中。在冰城出租车司机及广大市民的帮助下,最终使考生们安全、及时地到达考场。
精彩视点
类似于生命救援的影视作品,随着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医疗事故的频频发生,屡屡被影视创作者搬上大银幕,但迄今为止,在数字电影领域能把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掌控得如此紧凑流畅又不失冷幽默的生命救援题材,本片绝对是最好的作品之一。影片悬念的设置和矛盾的冲突,烘托了爱心传递。
主演是观众喜欢的《士兵突击》中“吴哲”的扮演者李晨。1997年,李晨在《花季雨季》和《十七岁不哭》中分别塑造了男主角“王笑天”和“简宁”两个形象(两部影片分别是1997年华表奖最佳影片和金鸡奖最佳影片)。时至今日,俊朗帅气的“简宁”形象仍停留在如今长大成人的影迷心中。从那时候起,李晨开启星光大道,主要作品有《你在哪里逗留》、《醋溜族》、《危情24小时》、《歌唱》等。
幕后故事
演活人物
一向擅长刻画精英人物的李晨,在影片《极限救援》中一反常态的演了一回小人物,寻求演技突破的努力换回了满堂喝彩,李晨在上海电影节上凭借该角色获得“最具潜力演员奖”。
无论是《士兵突击》中的高学历特种兵吴哲,还是《十七岁不哭》里的优等生简宁,李晨所刻画的经典人物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在电影《极限救援》中,李晨却以极为粗糙的面目出现,用准确到位的表演塑造了一个平凡无奇的小人物,得到很多记者的交口称赞,《极限救援》也成为上海电影节上被媒体相互推荐的热门影片。
李晨在片中饰演一个出租车司机,一睁眼就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却不改热情好心的“恶习”,经常义务帮别人忙,当他碰到一个一岁多点的孩子喉咙里卡了块鸡骨头,二话不说拉着他们全家就上了高速路,一路上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也让他一点点的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小人物”成为08年国产电影关注的焦点,很多电影也启用了非职业演员,同他们相比,专业演员在戏剧在对“小人物”的诠释上难度大得多。为了演好出租车司机,李晨在拍摄前做了很多功课,没事就去“的哥”扎堆的地方闲聊,细致观察“的哥”们说话、动作的习惯,逐渐摸索到了他们身上的共同特点,最终成功塑造了一个说着一口流利东北话的“的哥”。
演员自白
我大部分的戏都是在车里完成的,一拍就是好几个小时,腰酸腿疼、脖子僵硬,最后得靠工作人员把我抬出来,我拍这部戏才觉得当的哥真是不容易。”首次饰演出租车司机的李晨,一边拍着自己的脸一边说,“我们拍摄的时候,哈尔滨只有零下20度,不一会儿脸就冻僵了,每次说台词前都得使劲用手把脸拍热,要不都冻得张不开嘴。”
李晨还在剧中大秀车技和东北话,“我本身是北京人,剧中我是特意和工作人员学的东北话。至于飞车的场面,我也不觉得特别困难,因为我很喜欢开车,从小玩摩托车,现在还有赛车手的驾照。”
首次饰演一位普通市民的李晨,笑着说,“这次我在剧中饰演一位普通的东北的哥,也是第一次出演这类贴近生活的角色,平时我都是出演一些高科技人才,离一般人的生活比较远,我对自己的这次突破也比较开心。”
大众评论
《极限救援》取材于2005年感动哈尔滨人物事件——2005年高考期间,因突降大雨影响交通,许多考生受阻于途中。在冰城出租车司机及广大市民的帮助下,最终使考生们安全、及时地到达考场。《极限救援》的创作者对原型故事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和改造,将考生群体浓缩为一个一岁的婴儿嗓子眼里卡了一块鸡骨头急需救治,却在前往医院的途中遭遇了堵车、撞车、交通高峰等一系列困难,将影片的危机感提升到最强。
很明显的一部主旋律电影,但在叙事技巧和节奏上,做的相当不错。基本上,《极限救援》就是《一线生机》+《生死时速》的国产山寨版。
视角处理上很有特色,和传统的国产电影相比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在技术上做的差了点,但意识很到位,很多场景的镜头处理虽然还带有电视剧的痕迹,但已经开始努力做到机位和角度的变化,看起来节奏感很好。
叙事节奏也明显有了变化。尽管我们可以说它是在抄袭或模仿好莱坞甚至是美剧,但这次的本土化做的不错,多线叙事,平行剪辑,每条线都在不停地制造障碍和困难,然后再不停地解决,把戏剧张力能一直维持下去,就凭这一点,《极限救援》就已经值得我们赞扬了。
作为一部数字电影,估计成本肯定是受到限制的,但片中还是出现了少量航拍和电脑特效镜头。虽然受制于成本,最后的效果比较粗糙和勉强,但这些镜头的出现体现出了一种意识,而且都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不是那种为了炫耀而出现,而是因为叙事节奏需要而出现,这也很值得赞赏。
本片编剧对于人物的设置也很明显地借鉴了好莱坞商业类型片中的模式,所有角色的设置都非常功能化(这不算贬义,而是对本片结构的表扬),同时也有人性小细节的照顾,最后结尾的小幽默也很赞。
极限救援,感受人间真情
昨天晚上睡不着,看了中央6播出的电影《极限救援》,非常感人!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一岁的婴儿,因为嗓子眼里卡了一块鸡骨头,必须及时送到省儿童医院紧急救治,但是却在途中遭遇了堵车、撞车、交通高峰等一系列危机,将影片的危机感提升到最强,而这个城市的人民、交通台、高速公路交警和出租车司机们,为了挽救这个孩子的生命所做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所传递出来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努力则是一致的。 本片讲述了这样温暖的一个故事,这部电影成功地将这种温暖和感动,将这种对人类本性之爱通过哈尔滨这个城市传播出去,令更多的人为之感动。
儿科医生教家长如何自救
出租车司机师傅求大家为儿科大夫让出一条路
收垃圾的用三轮车把医生送到畅通路段
营救终于成功,方老师脸上露出笑容
还有一些感人的画面——就是那些在高速路上向出租车中仍手机的人,向他们致敬!
故事背景:
这部电影取材于2005年感动哈尔滨人物事件——2005年高考期间,因突降大雨影响交通,许多考生受阻于途中。在冰城出租车司机及广大市民的帮助下,最终使考生们安全、及时地到达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