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长相普通,打小好言大志,然而却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尽管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但我总是告诉自已,困难如果打不倒你,就一定会让你变得更强大。我总是告诉自已,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得呵护好我心中的小火苗儿,不要让它熄灭,若有一天这小火苗灭了,我也就不是我,我也就泯然于众人矣!在我看来,人应该有梦想,人应该有志向,我不是为了出奇而特立独行,我只是想要过我想要的生活--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自由”。
说起公考,最早要追溯到2004年初,那时我刚刚自考专科毕业,恰好哈市某区法院招考聘任制书记员。我当时的想法是想找个给我开钱的地儿,这开钱的地儿一定要和法律沾边,对我以后的律师生涯有助益。说白了,想考这个职位无非就是个过渡而已。结果笔试下来招七个人我排第八。面试在哈市中院,我出来后,被告知86分,当然是过了。接下来就是“听打”,60字/分为合格。放录音的时候,音量出奇的小,工作人员调了下,也没调好。“听打”的时候我的心理准备明显不足,结果平均每分钟57个字淘汰。临下机的时候,工作人员对我旁边的考友说你挺聪明啊,我偷眼一看,原来他复制粘贴了一下。这软件只识别正确的字有多少,不识别顺序。呵呵,钻了个空子。我就这样与第一次考公擦肩而过。
第二次公考是2006年,当时本科证没下来,报了沈阳中院的聘任制书记员。备考时做了十套行测题,只是慢慢地做,没有做模拟;申论基本上是裸考--因为我当时自负地认为自已的文字功底不错。当时考行测的时候没戴表,离考试结束还差15分钟的时候,才做了一半的题。我勒个去的,剩下15分钟,狂飙地蒙答案啊!哦,对了,当时还考了科法律。成绩出来行测69,别人都打80+;申论忘了多少分了;法律比较出彩儿,一般的都打二三十分(因为他们都不是法律专业的)我打了五十多分。记得当时这个岗位招21人,1560多人参考,一比二进面,我排了44名,令我无语的是没有43名,因为有两个人并列42名。按我的成绩如果报区县的职位可以说绰绰有余,但最终的结果,我又一次与公考擦肩而过。
第三次公考是2008年,我在京复习司考遭遇挫折,那一年我的手机几乎一年没有开机,九月份的时候,我的一个亲戚病了,在京需要照顾,因为这个手机开了几天机。巧的是我的一个好久没有联系的同学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黑龙江公考开始报名了,你回来考不。此时,我对当年的司考并不抱有太大信心,于是就想报。上网一查,是截止报名的最后一天。我当时最想报的是法院,因为对检察院的工作没有概念。可是找了几遍,也没有发现岗位有适合我报的职位,只好报了检察系统。当我确认报检察系统后,才发现法院的职位表就和检察院的挨着,而且好大一块,招的人和职位明显比检察院多,而此时,我想改已然是不成了。这就是命运吧。下午往银行卡里充了钱,网上付费。
11月1日笔试,地点在黑龙江东部的一个地级市。我10月18日回到哈市辖下的家乡。准备了十天吧,老样子,做行测题,申论只是随意看了看。到考试的时候,去赶火车,明明还有五分钟检票,可是检票口的大门却紧锁。我后来是从出站口的人流中冲进车站的。当我背着大背包往天桥上跑的时候,那边火车已经关门启动了。我一边跑一边招手啊,有一个哥们好心,看我着急,就没关门。我下天桥就追这节车厢,追出去六七十米吧,当时车厢的挡板已经拉上了,我心一横,就窜上去了。当时力已竭,我身上还背着大包,虽然脚踏到车厢上,但怎么也没有力气往上上了,这时列车员眼急手快,一把手抓住了我的脖领子,把我拽上了车。当时很惊险,现在回想起来,就跟铁道游击队似的。我如果赶不上那趟火车的话,笔试就赶不上了。因为按当时的经济状况,我是不可能花个五七八百的打车去的。笔试成绩出来后,招33个人,我排了30名。黑龙江公考检法系统是先报职类,再报职位的。我名次靠后,又希望稳妥地考上,只好选偏远的地方报,我报的地方共招四个人,我的笔试成绩是第一。后来就准备面试。当时买了个面试1500题来看,看的感觉倒是不错,可是一对着镜子模拟答题的时候,说话就气喘结以巴了。我想要是这样的状态不操蛋了吗!临到面试前半个月的时间,我下了个UC,在UC房间里和考友练,还别说,真有很大的提高。也就练了三四天吧,感觉就不错了。后来面试排了第四,以总成绩第二的名次顺利考入。
觉得有必要谈一谈上班的那点事。我们当年是5月政审,8月上班。到单位报到后,呆了一周,就请假出来司法考试了。没想到考试前半个月通知任职培训。培训约两周,起点恰好是司考前一周--我勒个去的,谁设计的时间啊,太没人性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啦。考前两天,费了好大的劲,才请出假来参加司考。结果坐了一晚上的车,休整了一天,考后又匆匆回去接着培训。回到党校后才得知,有两个胆大的,人家压根就没管党校的乱吠,考完试才回来培训的,也没咋地啊。这件事的教训是:撑死胆大的。后来司考成绩发布,差一分。混在检法的朋友知道,不过司考基本上前途只有用渺茫来形容。成绩发布的时候,我有一个同事考试过关了,而我差一分,我参加他的庆功宴,领导安排的,心中那个百感交集,但我还是为他高兴,真的。
转年,这个同事参加检法内部的选调考试,考到了更好的单位。我依然在苦熬。提前做工作,准备请假出去参加司考。那叫一个难啊!这难字怎么写?第一难在如果领导不支持你,你必须得为此低下高贵的头胪,去装孙子。提前做铺垫,搞好关系。第二难在你请假考试未免和领导的利益发生冲突,领导是“光棍”,想往上爬干出政绩,就得牺牲手下一帮小“徒比”--当然,如果你遇到特别理解你的人品好的领导则另当别论了。还有同样都是新入职的同事,大家都想请假出去,如果你先出去,那肯定枪打出头鸟了。但有时候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你是靠不起的,只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第三是考试的压力,作了很多工作,才出去考试,如果过不了关回去就很难交待,而且下次请假也不好请了。如此,来自领导的压力,同事的压力,再加上考试本身的压力。这三者结合起来,需要明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强大的心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成功,便成仁啊!过去了,有更有的前程在前面等着,有了好的前程,领导也好,同事也罢,都乐于锦上添花;过不去,之前所有的矛盾都暴露出来,落井下石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真心同情支持者甚少。面对利益时,人性当中的很多恶都会展露无遗。没什么好说的,无处不江湖,既然身在此中,就要勇敢的面对,斗智、斗勇,碰运气,拼才,拼德,拼关系。既要有斗争的智慧,又要有襟怀去包容,包容那些委屈、不如意,包容各种冷眼与妒嫉。即便你明知道别人看你不爽,给你下拌子,即使你知道他面带伪善,心冷如刀,你也要有说有笑地真诚应对。不是咱虚伪,我觉得这是一种素质。我始终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尽量不要和别人有利益冲突,尽量能够在新的领域创造价值。这好比你和十个人在一个荒岛上,你们有十袋麦子。你分得你应得的那一袋之后,就不要和别人争了。拿着麦子去播种,明年你自已的一袋就变十袋了。如果争下去,那么大家一番撕杀之后,就要有人饿死。如果换一种情境,既有利益就那么多,你分多点,别人就分少点,这就好比在赛场上赛跑,如果你的后面有人推了你一把,或者前面有人拌了你一下,那不要停下来和他PK,若那样,你们两败俱伤。而是要专心看好自已的路线,避开陷阱,争取拿好的名次。说到此,插播广告,推荐茅于轼N多年前的一本书《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人性好比一张饼,切成好多块。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有阳光的一面,有阴暗的一面,有真诚的一面,有伪善的一面、、、有时候,他会拿不好的面来面对你,有时候会拿出好的一面。人性如此,我相信绝少有彻头彻尾的坏蛋,除了耶稣,也没有道德无瑕的完美好人。不要一棒子把人打死,尽量真诚友善的面对,因为如果你运气好也许会换回来真诚和友善。当然,如果不幸遇到操蛋的人,也不要去管他,保持距离,过好你自已的人生。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当小绵羊,遇到愚蠢不开面的臭狗屎,拿出聪明绕开最好,实在绕不开了,也要拿出勇气去把丫儿挺的拼掉。
有人说机关里面复杂,特别是检法机关,更是以“洞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著称。这话确实不假,因为这里面呆的,都是脑子比较“够转儿”的,即使看着比较傻的,也别小瞧他,因为他能在圈子里屹立不倒,自有他不倒的道理。看着别人的长处,也许别人的长处就能够影响你,学到了就弥补你的缺点。但是光勾心斗角的,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合作,互利共赢,把蛋糕做大,集体发展了,个人也就发展了。小平不是说嘛,发展才是硬道理嘛,呵呵。
另外,在经济方面,大家都想过好的生活。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手里有了权力,这是老百姓给的。谁是老百姓?他们的面孔并不模糊。他就是你的街坊邻居,他就是你的亲人朋友,照照镜子,曾几何时,他就是以前的自已。我想我们大家以前都或多或少在衙门口前办过事,时候发展的局限,我们都曾通遭遇过冷眼、漠视,甚至被别人拿着小绳儿勒大脖子、委屈就范。说到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年头,老百姓太不容易啦!当然,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公务员赚的那一脚踢不着的钱,如果父母给力,住有所居的话,也能勉强维持生活,但也只是勉强维持生活而已,至于生活质量那就不要提了。而这微薄的收入,收我们的能力水平,却又有太大的差距。二千多年的官本位传统传承到现在,我们也只是在对外交往时有一点小面子,也只能偶尔满足一下自已小小的虚荣心而已。当手摸进自个儿比脸还干净的兜里时,这点小小的虚荣也瞬时被冷冰冰的现实打破了。一方面是自已的道德操守,另一方面是寒酸的收入。何去何从?更何况,还有好多没房的兄弟姐妹呢,那点钱养家糊口杯水车薪。解决之道,还是反求诸已。不想贪污受贿,就想办法做点买卖吧。大的干不了,就干点小的。如果说兼职到澡堂子搓澡赚钱贴补家用,未免标准立异--莫非不世出的海瑞海青天穿越重生吗?这太扯了!可是,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聪明才智,只要用心地勤奋拼搏,相信一定会能干点什么正当的买卖,满足自已的生活。比如说开个小杂货店,比如说开个小烧烤店,凡此种种。人不单是活着,还要有尊严地活着,但拿不义之财去提升自已的生活,贴自已的门面,这并不是尊严的应有之义。
一路谈到此,发现扯远了。我就是这样,说事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现在回到主题,说我的第四次公考,也就是本次辽考。公告出来后,就着手准备。首先是选地方,主要是泡在网上对辽宁各地进行比较。比来比去,觉得还是报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在我的眼光看来,幸福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天伦之乐。现在另一半还不知道在哪里逛呢,最亲的亲人就是父母和兄弟。父母一个孩子的还好说,但我比较特殊,有兄弟。考虑父母年纪日老,对儿女依赖愈强,思念愈深。总不能让他们拖着日益老迈的身体,奔走于我们兄弟之间。老人嘛,总是希望儿孙膝下承欢,一家人团团围住,其乐也融融。为了这些,就值得我们为些去舍弃一些东西,更何况,所报的地域,也差不到哪去呢。出于此想,选定目标。当然选择职位的时候,最后在网上搜一下前三年该职位的竞争情况,该地的经济状况,该职位的热度等等。避免不小心进入红海,进行白热化的竞争。有的考友说考的好不如选的好,应是此意。
笔试备考,其实也就带看不看,每天一两个小时地看了半个月。为啥学习的时间这么少,因为闹心。抛开别的原因不说,有来自考试自身压力的因素。可还是得顶住压力,想办法找各种方法学习不是?这点和各位考友分享的是,考前焦虑学不进是正常的。不要听别人瞎吹,每天学了十几个小时,丫一天钉钉儿地坐在那里,有几个小时全付心思在这上头?坐在那靠点罢了。即便真能坐那么长时间学,学到后来也没效率了。我说这点是想劝学不进的考友,不要因为学不了太长时间而失去信心,最后撂挑子不学破罐子破摔连试都不考了。公务员考的是能力,真想努力,贵在平时积累,特别是申论。在此和大家分享一句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当然也不是说像我这样每天学一两个小时,最好一天学个五六个小时。轻松愉快,神清气爽,身心俱佳。
这次重点练的是申论。网上下点资料,边看资料,边写,边琢磨。晚上睡觉之前的时候,偶尔想一想写申论的套路。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个笨方法,看资料看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找几篇范文进行抄写,用的纸,最好是方格的稿纸。一方面练字,另外一方面写时的感觉不同于看。因为写的速度慢,那么写的过程当中就会不自觉地有思考。或者可以说用写的方式强迫自已思考吧。然后就是笔试。外地的考友,笔试之前最好提前两天到,调整身体,调整心态。人对陌生的环境都带有一种天然的恐惧的。笔试成绩发表之后,申论果然出了大力。
然后是面试,我是上YY的房间去和各路考友练习,每天一两个小时。当然,条件具备的,最好在网上组织人马到大学里练。彼此点评,更近于实境。面试在我理解,大体两个方面,可以做形式和内容这样的划分。接近于实境的练习,能够让你适应考试的氛围,不至漠生,产生紧张的心理;内容方面,我想也是大家关注最多的。首先,套路是一定要有的,这样答起来给人以思路明晰的感觉,听着省劲。在此基础上,第二,要把套路和自已的积淀结合起来,进行融汇贯通。具体来做,就是一道题出来,你大体想出要答几个方面,框架最好先出来。然后,再用自已的话把各个方面润色起来。出口成章当然最好,但没有积淀到那样的程度,口语式的表达亦可,只是别土话连篇就成。如果强求自已去太过书面化的表达,即便练的时候还可以,可是真正到现场了,一紧张,套路啊、书面化的表达就全忘到九宵云外了。我的意思是说,框架有了,可以从口语化的表达练起。用你最经常用的方式表达,这样才会有“气场”。“气场”很重要哦!有同学要问,什么是“气场”?我的理解就是你言语表达,肢体语言,眼神和你的思想达到一体,自然的流露,并且感染受众的状态。我觉得我面试时的“气场”还可以,表达的框架有,但不是很清晰,分析的不够全面,这方面,我练的还是时间少的原因。但在各别点上能够深入,在眼神和肢气语言上我还是满意的。当然了,面试的成绩相对和我竞争的考友而言还是不错的。接下来就是体检、政审啦,呵呵,这些我就不多说了。
现在结尾:每个人只有一个命运,英文是There is only one fate for a man。好多朋友知道这句话,出自《教父》。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每个人只有一个命运,每个人也会最终走向自已的命运。说到此,有点玄了。我说不太好,只是说一说我对命运的理解。我觉得命运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带有上帝的印记和设定的一种召唤。也许对这种召唤做表层化的理解的话可以称之为“兴趣”。你对什么事感兴趣,你觉得生于斯、长于斯你肩上的使命是什么?你要做的是什么?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偏重于精神意义的)?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人生?你想要活出个怎样的人生?从某种的角度看,公务员只是众多生存方式之一的一种职业。用作谋生的手段,还有很多条道路可供我们选择。但是单只是为了谋生而选择,或者是为了赚钱而选择,那就沦于下乘了--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公务员做为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分配和影响公共资源的一种职业,除了对我们个人之外,你的所做所为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大众产生影响。兼顾自身生存无可厚非,但是我不认为在此基础上讲责任是种奢谈。在用自已聪明才智创造美好生活之后,为更多的人尽已所能地谋求福利,公务员这条道路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这是其它职业所无法比拟的。我想这点,是我们选择这条道路之前,还是选择这条道路之后所应考虑的。做为一名公务员,除了为自已,我想为他人,为社会,我们还能做得很多。若多数人如是想,如是做,点滴成海,风气日新。
整了一下午,说了这么多,言不及意,杂七杂八的有些乱,我不是想说教,我只是想表达。呵呵,最后,如果大家认为我说的好的地方,将荣耀与颂赞归予创造这宇宙和人类的上帝。
[ 此帖被德月生在11-7-30 18:5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