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不一定都见过“红卫兵”,但基本上都当过“红小兵”;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差不多都穿过哥哥姐姐穿不了的旧衣服(老大可能除外);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穿过或者见别人穿过带补丁的衣服;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开始的意识里是应该先买好布料,之后才有新衣服裤子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穿过亲人缝制的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至今仍能说出那几部样板戏的名字;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对小人书有深刻的记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知道什么是“纯蓝”,什么是“蓝黑”,什么是“碳素”,什么是“英雄”,什么“驼鸟”;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学骑自行车的场景都有清晰印象,且知道有的自行车向后蹬是刹车;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玩过甚至自己做过“万花筒”;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听过“广播剧”或者“电影录音剪集”等节目;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吃过被掺过白砂子的大米,都硌过牙;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虱子、虮子以及“四害”;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听说过或者见过什么是防空洞;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多数都有过吃不饱饿肚子的经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在银幕的反面看过电影;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66年发生的事可能记不太清了,但对76年发生的那些事一定记得贼清贼清;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曾把“实现‘四化’”当成最幸福的生活,以至于幸福到任何事情只须“一按电钮……”;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曾觉着出差时应该提着上面印着“上海”或者“天津”大楼字样的旅行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的名字里都有共同的痕迹——卫东、向东、文革、建国、建华、国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中国曾有另外一版歌词的“国歌”;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全都清楚盼年是怎样的滋味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怎么也不能完全接受,曾经遥不可及的2000年,竟然已经过去了十年;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都有与同学骑车出游的经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提到“砖头收录机”和“红棉牌吉它”,都会觉得十分亲切;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初学电脑时发现它的屏幕是绿色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般人通常都会选择用拼音输入而不愿意学五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着与小小的、电子管黑白电视机的一段故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带锯牙齿边儿的黑白照片;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知道“大寨”和“草原英雄小姐妹”;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初心中的英雄就两个: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是孙悟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写信与读信,收信与发信,拍电报与收电报,印象极深;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到邮电局排队等过长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军队怀有敬意和感情,且从一开始便坚持认为解放军的军装只是绿色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时至今日有时仍会一不注意把俄罗斯叫做苏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来不认为“918”是吉祥号码;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通常都是上了大学或者结婚以后才穿上皮鞋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其实潜意识里很难接受火车的不冒烟和绿色以外的其它颜色;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知道或者穿过喇叭裤,听说过或者跳过摇摆舞;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曾经把维生素粒和塔糖当做与糖块儿差不多的东西来对待;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见过上面有主席语录字样的方形镜子;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看到电影或小人书中的人物后,首先要做的是断定其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用过转盘拨号的电话,甚至于是用手摇的那种;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捡到过钱;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写过日记;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开始在脑子里想到的天安门都是会放光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虽说有点保守,但多数人是比较有责任心的,还愿意管兄弟姐妹之间的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孝为先”,而“听话”则是一个好孩子的标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节俭但不小气,利己但不损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回答长大以后想干什么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当科学家;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刚学英语单词时,很多都用汉字音标注过;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被选上当班长的,通常都是让人觉得成熟正直,但学习却一般,基本考不进好学校的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叫“老爹、老妈”和被叫做“老爹、老妈”,其实都不是太乐意;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曾经觉得张瑜和郭凯敏是最完美的恋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曾经认为冰棍的品种只能有山楂、奶油和小豆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很怀念能买根冰棍的两分钱和能换一个鸡蛋时的五分硬币;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除了回族基本都吃过猪大油做的菜且觉得特香;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最痛恨的是日本鬼子和秦桧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认为“刘文采”是坏人,“刘文学”是好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见过犯人游街;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对“特务”一词有印象;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般都不怎么排斥农村和农民;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曾觉得“成分”一栏中填“贫农”是政治上光荣的表现;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老山前线和猫耳洞;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就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够单独有个自己的房间,甚或一辆属于自己的单车;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般人都做过饭;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试图通过储蓄来得到更多的钱;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把自己的第一个月的工资送给父母,以示长大和报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比较有孝心的一代,甚至连成家这样的事都会首先考虑使别的人感觉到更满意;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怕自己的父母随时会离己而去或者已经接受了父母的离去;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想趁自己还不算老多走几个地方转转;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都在为孩子上中学或上大学或工作或婚恋而忙碌着;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既听得惯胡松华也听得惯小虎队,甚至于周杰伦;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老三篇”是什么,也大都知道“老三届”是怎么回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开始都认为“孔老二”不是好东西;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臭老九”指的是什么;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和“社员”的概念,也知道“供销合作社”;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总认为“国营”意味着的是更高的可信度,“八级工”是工人的最高境界;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还记得“小喇叭”节目,也记得“知心姐姐”;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既喜欢装成熟,又喜欢装年轻,既喜欢被叫做“老某”,又怕人叫做“老某”;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已经开始慢慢把精神的东西看得比物质的东西重要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目前仍徘徊于现实与浪漫之间;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已经基本上越来越知道自己是谁了。
有网友这样回帖:
1)
谢谢楼主!非常怀念七十年代的纯真社会和生活!
补充一点,60年代出生的人也是最早被强制必修英语的受害者。
2)
60后报到
20岁前还是处男
3)
上初中的时候,最盼着是放学后回家看那精彩的:加里森敢死队
4)(八十年代新一辈曲调)
啊 再过几十年,
我们来相会。
送到火葬场,
大家烧成灰。
你一堆,我一堆,
谁不认识谁,
送到农村大家当化肥!!!
啊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一起烧成灰。
你一堆,我一堆,
送到农村大家一起当化肥,嘿!!!
5)
当我们教育子女的时候,碰上了会说“外星文”的90后;
当我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碰上了只会让人照顾的90后。
6)
目前中国人中最唏嘘的一代。
思想左右分歧最大的一代;
财富地位差距最大的一代;
个体人类压力最大的一代;
出生于前30年的尾巴,学习和成长于后30年的开头。
一切都那么混乱,一切都那么不真实,一切都那么沧海桑田,一切都那么唏嘘。
没有70年代人的正值壮年,
也比不上80年代人的风华正茂,
更不能和90年代人的空前富足相提并论。
但你们是70年代人的兄长,80年代人的叔伯,90年代人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