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之前看了cctv6的《女神捕》系列数字电影,印象深刻,感觉制作精美,剧情十分精彩,所以当我得知要拍电视剧时,十分期待,商蓉继续饰演铁飞花,可惜柳儿却换了演员,最近花了几天看完了这部40集的电视剧,感觉十分满意,起码十分对我的口味,没有让我失望。
先说说这部剧的剧情,这部剧主要讲的是铁飞花在成为都察院捕快之前的经历,相比电影来说应该算是前传,整部剧就讲了一个案子,就是漕案,虽然拍了四十集,但并没有拖沓之感,反而觉得环环紧扣,节奏较快,人物繁杂,如果不细想将会看得头晕。这部剧并不是历史正剧,所以出现的人物都没有历史人物,我猜测背景年代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因为只有嘉靖皇帝好练丹药,好写青词,而且剧中好像提到了海瑞。最有特色的就是那种“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表现方式,两个同时发生的场景分别切成小部分互相穿插,既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又给人感觉紧凑,虽然都是用慢镜头来拍摄,却给人紧凑之感。看完全剧就发现整部剧的结构并不复杂,不过开始看时就很迷惑,各路人马纷纷上阵,难分正邪。比如一开始就暴露在观众面前的吕中,大家都知道漕粮是他截的,他千方百计地阻止铁飞花,甚至指使杀死了铁苍龙,他们这一伙完全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现,但是他们在言谈之间却显示出舍生取义的勇气,欧阳蛟更是以行动震撼了铁飞花,让人觉得蹊跷,让人对他们的目的感到好奇,直到后来才发现幕后黑手另有其人,开始看到的仅是表象。由于人物太多,剧中人物更是感到迷惑,于是产生了许多误会,比如吕中一开始对铁飞花父女痛下杀手,高旗被唐门的人误认为倭寇、忍辱负重后愤而自杀,杨小楼和铁飞花之间的误会等等。最让人感到惋惜的是高旗,一生抗倭、却被人误认为倭寇,受尽折磨,还要坚持告诉吕中消息后才死,可以说吕中这一帮人都是舍生取义的英雄,开始我还在想他们是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如此慷慨赴死,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为了抗击倭寇。
在这部剧中,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说铁飞花在江湖中查案,但是这部剧的主体还是说官场,也就是说在这部剧的背景下,江湖中人并不像在一些武侠剧中那样自由,官府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官场中的斗争远比江湖激烈、险恶,而作为江湖帮派,快意堂都很在乎官府赦免他们,更不用说其他普通的江湖中人了,都想为朝廷立功、讨好官府。当然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捕头这个职位才能发挥作用,因为如果官府太腐败,普通江湖人物就能行侠仗义,不必取得捕头这个合法职位来为百姓做事。
而这部剧中对官场中各色人物、官场的险恶的描写也是十分精彩的。最出色的人物我觉得还是钦差方谨,他是来查漕案的钦差副使,可以说是一个在官场上混得得心应手的人物,明明是个正直的人,却表现得很圆滑,可以说他心里想得全是大局,如果要为了大局牺牲铁飞花,估计他是毫不犹豫的,但是他本质上是正直无私的,最后也是他求孙公公才保得铁飞花一命,使铁飞花能够去都察院当捕快,在电影中他最后被孙值陷害、满门抄斩,使铁飞花最终离开了官府,行走江湖,可以说方谨就好比铁飞花的诸葛神侯,方谨死后,铁飞花对朝廷彻底死心,我其实很希望看到铁飞花系列电影的江湖篇。方谨可以说是查漕案的这方的最强主力,不仅因为他的谋略,更因为他的权利,能够直达朝廷,在后面运筹帷幄的一直是他。作为漕案的主谋,江南总督许慎算得上最强对手了,只有方谨才能和他一较高下,感觉他和方谨在计谋、人情方面不相上下,所以在这部剧的最后,尽管找回了漕粮,他这个主谋也是毫发无损,而他最主要的目的——把江南的官员换成他的手下已经实现,如果不是他的儿子许亦非图谋造反,估计铁飞花抓不到他任何把柄。但是许慎本质上却属于奸臣,他为了一己私利而伤害无辜,在官场上打击异己,毫不留情。但是他能在犯下这种大案后全身而退,只能说他确实厉害,与他相比,他的儿子确实幼稚,但是也显得没有那么可恨,直率的人往往比圆滑的人获得更多的同情,就是这个道理。许慎能够清楚得了解每个官员的性格并加以利用,还能使温清泉对他忠心耿耿,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对儿子并不了解,而家人恰是他的死穴,所以他终究不能逍遥法外,希望在第二部中他能够伏法。许慎在朝中的后台很硬,有越王撑腰,最终方谨能够救下铁飞花,全靠最近因写青词而得宠的太监孙值,他救下铁飞花只不过想利用她,在电影中,孙值是以反派身份出现的,可以推想孙值得势后必定会与正直的方谨为敌,而现在他刚冒头,所以会拉拢方谨和铁飞花。
方谨:
在众官员中最悲壮的就要属官侠吕中了,不太清楚他的背景,他自己说与辛弃疾相似,是误入官场,一腔热血想报国,因此才会被许慎利用,犯下截漕粮这样的重罪。他们截漕粮是为了资助抗击倭寇的胡家军,由于目的崇高,他们一伙才不畏死亡,奋不顾身地阻止铁飞花查漕粮。对吕中是采用的欲扬先抑的手法,他也是个重义之人,所以才有一班兄弟誓死追随,可惜他一开始就没有对铁苍龙父女有清楚的认识,认为他们只是官府的走卒,对他们赶尽杀绝,并且伤害了许多无辜。由于吕中有着侠客的一面,所以在官场中注定要失败,最终当了替死鬼,惨淡收场。最终他心灰意冷、自刎而死,他以为铁飞花一定会破漕案,才放心而死,没想到铁飞花还需要他的帮助,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而其他官员也各有特点,比如陈清明,这个人物表现得很复杂,开始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一个不通情理的酷吏,因为他阻止铁苍龙查漕案,反对铁飞花当捕快,理由竟是不合律法,让人觉得他死板,不懂变通。他其实是一位清廉正直的清官,这也和他之前的表现并不矛盾,许慎正是利用他这一点除去了一大批与自己作对的官员。以陈清明开始的表现,确实让人怀疑漕案是他办下的,但是从他的清廉,对糟糠之妻的关爱,可以看出他没有嫌疑。但就像他这样的清官,也不是没有私心的,在漕案刚发生时他的表现就体现出了他的私心——想谋升迁,可见并不是清廉就可以掩盖了人的私心。作为一个普通人,是很难尽善尽美的。而在历史上,清官有时比贪官更恐怖,有些酷吏也是很清廉的,对犯人极其残忍。当然陈清明不是,对这个人物的刻画也是欲扬先抑的,后来他敢于以自己的前程做赌注,和铁飞花一道与许慎作对,虽然有些是形势所逼,但更多的是因为他本性中的正义感,为什么他会觉得许慎下一步就会对付自己,因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不会与许慎同流合污,许慎不能拉拢他,只会对他下毒手。
明朝特有的锦衣卫和东厂也都有出现,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位高权重,不把普通人放在眼里,有正义感的龙三杀起人来也是不眨眼的,何况其他人呢?杨小楼忍辱负重,但也出手狠毒,曾想过让锦衣卫除掉铁飞花。由于他们的权利,连一些地方官员都要畏之三分,不把普通人放在眼里也是常见的。这部剧里出现的锦衣卫整体还是办实事的,对付倭寇,尽了全力,更不用说龙三对铁飞花和快意堂的情谊,实在令人感动,他的死是很令人惋惜的,当时如果他没有一弹打死那个下蛊害他的人,他或许不会死,可见善良一些也是有好处的。而东厂众人虽然出现戏份少,但已经显示出了他们的无孔不入,连方谨身边都有东厂探间,权利之大连众官都忌畏三分。汪江洋在电影中是个无恶不作的太监,在这部剧里已初露锋芒,草菅人命,而孙值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权谋方面的老练。
龙三:
汪江洋:
由于是电影的前传,在这里铁飞花和柳儿都表现得不怎么成熟,尤其是柳儿,在电影里她虽然调皮可爱,但是办事毫不含糊,是铁飞花的得力助手,而现在的表现更多是个累赘,不但帮不了忙,还经常被人抓去要挟铁飞花,不过也不会显得很讨厌,只是感觉很无奈而已,哭笑不得,估计和铁飞花的感觉差不多。铁飞花在剧中表现出的是成长的过程。铁飞花刚出场时是个初出茅庐的捕快,只在会泽县当个小小的捕快,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官场险恶,正是如此,才会被人利用。不过她在破漕案过程中也受了种种磨练,以致可以最终胜任都察院捕快。在铁飞花成长的过程中,她的父亲铁苍龙对她的影响最深,他给她传输的思想就是做一个好捕快,为百姓伸张正义,这也是铁飞花的信念,因此不管是冢原柳穗还是杨小檐,都不能使她改变当捕快的愿望。铁苍龙假死过一次,没想到不久真的被吕方设计杀死了,双方都是正义之士,可惜没有充分了解对方,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在对待父亲遇害这件事上,铁飞花显得有些冲动,但我觉得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剧情重在表现铁飞花急于报仇,并未表现她十分悲痛,还是有些不妥的。对她第二有影响的就属方谨了,方谨信任她,支持她,还想法设法锻炼她,使她能够胜任都察院捕快一职,父亲死后,方谨就如同他生父一般关爱她,方谨是在幕后关在着铁飞花查漕案,给她提供方便。方谨做事顾虑较多,总是要顾全大局,但也从未想牺牲铁飞花,反而尽力就她,不惜求助于孙值,对铁飞花真的是很赏识。龙三和杨小檐对铁飞花的影响也很大,方谨只能在杭州运筹帷幄,而他们则是在铁飞花办案过程中帮助她。龙三开始给人的印象是养尊处优的官爷,后来却让人发觉是个重情重义的正直之士,是他在临别前教会铁飞花要学会融会贯通,将医学和办案联系起来。而杨小檐呢,自打铁飞花卷入漕案开始,他就一直在她身边帮助她,告诉她官场的人情世故,告诉她办案要镇定,虽然后来知道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但是他对铁飞花的情谊却是真挚的。
说到这里就说下杨小檐吧,他最初的表现只是一个尽力往上爬的捕快,但是对铁飞花尽心尽力,帮助她破漕案。在铁飞花面前,他显得比较弱,可能是铁飞花太强势了吧,他对铁飞花是敬佩的,觉得她有胆识、有气魄。我想铁飞花对他也是钦佩的,她叫他杨大哥,说自己很多事都不懂,要请教他。在仙游杨小檐找到了自己的妹妹杨小楼,可是杨小楼不认他,他显得很颓废,原来他的心结是他妹妹,他对倭寇有着很深的仇恨。无论是在铁飞花还是杨小楼面前,他表现出的都是关心和忍让,可事实上他也是有志气的男子,他的远大志向则是封侯拜相,想做开国功臣。他出身卑微,家人被倭寇所害,在当时很难出头,最多就是做个七八品的小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感到不平,这时他遇到了知己许亦非,许亦非赏识他,也有着远大志向,所以他就成了许亦非的心腹,为成大事,不惜和最痛恨的东瀛人合作,这才是真实的杨小檐。铁飞花不是迂腐之人,所以最终她也没有怪他,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她还是一心要当捕快,为百姓办事。杨小檐最后为了告诉铁飞花倭寇的动态而死,最可惜的是他临死前也不知道杨小楼真的是他妹妹,这恐怕是最令人惋惜之处。
从快意堂离开后铁飞花成熟了很多,对待敌人不再手软,遇事能够冷静,不再那么冲动,对待杀父仇人也能心平气和,所以最后才能破了漕案,所以在电影中出现的铁飞花总是从容不迫,胸有成竹。说到铁飞花和杨小檐的感情,他们是互相喜欢的,可是他们都没有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在这方面,铁飞花说自己不是寻常女子,我觉得她也不是,在爱情面前,她还能保持冷静,看出杨小檐的身份,难怪杨小檐会觉得她可怕。在这方面,放不下的反而是杨小檐,他后来想劝铁飞花和自己一起,被拒绝之后也没有带她入绝境,就可以看出他的犹豫。我觉得他们两个还是很配的,虽然杨小檐外表看上去弱了一点,但本事也不小,绝对配得上铁飞花,最后的结局有点可惜了。
杨小檐志向远大,他想效忠许亦非,做个开国功臣,是因为他自己地位卑微,而许亦非呢,他想造反,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野心而已。看上去他只是个不关心政事的公子爷,没想到他比他父亲许慎更有野心。在这点他们很像严嵩和严世蕃,结局都是一样,就是姜还是老的辣。许慎说他幼稚,确实如此。首先他选的时机不对,大明朝气数未尽,还能维持下去,人们都没被逼到揭竿而起的时候。正因为如此,他就想和东瀛人结盟,利用外族来取得政权,通常都是处于弱势一方才会这样干,比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里的耶律皓南。总觉得和利用外族来夺取政权是引狼入室,许亦非根本没想过人心所向的问题,把造反看得过于简单,所以最后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许亦非:
说到人心所向的问题,倭寇在中国肯定是不得人心的,称得上是人人得而诛之,高旗就是被唐门的人误认为是倭寇,受尽折磨,最后自尽。而抗倭最积极的武林中人就要属快意堂了。快意堂好汉都是贱民,就是祖上是朱元璋的手下败将,成王败寇,过了这么多年,后人还只能居于偏远山区,没有官府许可不准离开,可是他们为了杀冢原柳穗,不惜冒着灭族的危险去仙游杀敌。我觉得快意堂这一段剧情是最精彩的。由于堂主叶知秋没有把握打赢冢原柳穗,便叫了浪子古铁英来假冒堂主,让倭寇摸不清虚实,趁便下手。古铁英虽然平日里吃喝嫖赌,但十分聪明,和冢原柳穗这样的高手斗智,丝毫也不逊色。他最后死得壮烈,其实他可以直接给冢原下剧毒,但他只下了麻沸散,他想让叶知秋堂堂正正地杀了她,于是毫无武功的他就这样牺牲了。他一生为害乡里,是个浪子,却也有志当英雄,他敬重快意堂好汉,希望能做件好事,以一死来加入快意堂,他是死得其所啊。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他一早就抱定了以死报国之心,所以才在人生的最后的日子里醉生梦死,总之他能为了民族大义牺牲自己,绝对称得上好汉。
本剧中的倭寇也绝不是只懂得明抢暗夺,而是有深远的计划,我觉得他们很像日本侵华的时候,很早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派出了很多间谍,扮作中国人,深谋远虑。在本剧出现的几个倭寇探间中,付伯伦水平最高,因此连铁飞花也没有看出他的破绽,相信如果有第二部,相信他肯定是个重要角色。而冢原柳穗也很厉害,算是个枭雄,只是她时不时地吟诗,很做作。而柳丝丝是最沉不住气,我觉得她也是最让人鄙视的,柳穗虽然也是做青楼生意,但她的气质很庄重,有一股霸气,而柳丝丝就是一副很妖媚的样子。最后她还害死了杨小檐,更可恨了。
最后说说九爷,由于受电影的影响,我一直以为他是深藏不露的,结果看到最后,他真的是个草包王爷,不过他是个讲情义的人,漕案也使他和铁飞花相互了解了,成了好朋友,他也称得上是一个好人。